我校举办“共读一本书”系列活动之《西厢记》阅读交流会

信息来源:【图书馆 】 发布者:【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4-05-21 12:02:57 浏览:
 

5月17日晚,由图书馆、宣传部、学工部、校团委联合主办,法律协会承办的第55期“共读一本书”之《西厢记》阅读交流会在临潼校区图书馆504室举行,50余位师生参加了此次交流活动。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李佳庆同学做了简短的导读后,通读完本书的同学分享各自的心得。《西厢记》是我国古代戏剧文学的经典代表作之一,通过描述张生和莺莺建立在自由相爱基础上的婚姻,战胜郑恒与莺莺建立在门第地位和父母媒妁之命基础上的联姻这一困难过程,歌颂了青年男女对婚姻自由的追求和对封建礼教的反抗,暴露了封建礼教婚姻制度对人性的压抑和不合理性,表达了作者“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的美好愿望。

首先,该作品的艺术特色之一是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不仅增加了作品的戏剧性,也使得人物之间的性格冲突更加丰富和有趣。有同学对几个主要的人物进行了分析:张生从被崔莺莺的美貌吸引到解寺围赴科举,为爱情而努力,成就一段美好姻缘;崔莺莺从对张生一见钟情到勇敢追求自由选择的爱情;崔母因爱女儿,希望女儿的终生能有所依靠,前后矛盾心态也是正常的反应。

其次,《西厢记》在思想境界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有同学认为,在受封建礼教严格压制的时代,青年男女想要追求自由的爱情并不容易,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还是当时社会的主流。作者通过对青年男女勇于追求自由爱情的描写,表达了对封建礼教带来人性压抑的反抗,这一思想是值得肯定的。

此外,在体制上,《西厢记》也进行了突破。它打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体制,采用五本二十折的长篇巨制,可谓结构宏伟;同时它也打破了元杂剧一人主唱的通例,运用了旦末轮唱的方式。这种突破和创新对安排剧情、刻画人物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得剧情更加丰富、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通过交流分享,同学们在认真通读之时,能跨时代、跨体裁、跨学科,引入《诗经》以及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对作品的影响,结合对主人公人物形象的刻画、对矛盾冲突的分析,提出了自己富有见地的心得体会,对学习解读中国传统优秀文学作品中的精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撰稿:薛红波 审稿:胡伟华 尹方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