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2022年暑期,在严格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保障的基础上,计算机科学学院按照学校团委整体工作部署,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进社会实践工作。
学院通过多渠道宣传,广泛动员师生以多种方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经过前期与地方政府、企业单位对接,以及网络初审、面试、培训等环节,最终学院共组建5支队伍,参与师生达60余人,线下实践地点共五个地区。本次社会实践共计撰写调研报告五篇,拍摄制作实践视频九部。此外,社会实践过程中,指导团队积极向各级各类新媒体平台投稿,被中国共青团杂志、三秦青年、陕西青年网、三秦学子等多家流媒体报道计50余篇次,浏览量超6万人次,社会反响良好。学院团总支高度重视活动的组织情况,密切关注团队成员,通过线上线下与成员开展培训会和座谈会,及时跟踪活动进展、改进活动方案。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内容包括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民俗文化等主题。我国脱贫攻坚战获得全面胜利,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扶贫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成果,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更有效衔接,是新发展阶段抓好“三农”最重要的工作。学院组建乡村振兴实践团两支,将科技和文化与脱贫攻坚事业结合,实践巩固脱贫成果。团队通过入户走访、田间调研、与村干部交流等方式了解当前农村发展状况,开展民俗文化调查、科技助农、科普宣讲、志愿服务,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组建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团1支,团队依托各地红色资源,参观革命教育基地、烈士陵园、博物馆、展览馆,访谈党员干部,挖掘党史故事,通过切身实地参与,让红色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组建民俗文化实践团2支,通过参观当地博物馆、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深入了解其历史渊源、工艺、图案造型、色彩特点以及所承载的地域特色,为后续社区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成员在部分社区中筛选出推广西秦刺绣文化的试点社区,以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调查,了解社区群众对文化传承的认知与重视程度。
一直以来,计算机科学学院积极推进实践育人工作思路,发挥党团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创新实践形式、加强专业指导等方面多管齐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接下来,计算机科学学院将通过暑期社会实践表彰活动,深化活动效果、扩大活动影响,持续探索实践育人新途径,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平台。(撰稿:薛绍凡 审核:赵雪曼 赵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