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文化 > 正文

彰显志愿精神 弘扬传统文化——西安工程大学文博志愿服务显成效

信息来源:【校团委 】 发布者:【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5-01-06 23:43:59 浏览:
 

彰显志愿精神 弘扬传统文化

——西安工程大学文博志愿服务显成效

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文化教育已刻不容缓。党的十八大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储备力量,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形势下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显得尤为重要。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大力普及志愿理念,搭建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平台,吸引和感召更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行列,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我校立足实际,以创新求实的基本要求提出文博志愿服务项目,即依托文化博物馆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当代志愿精神相结合,开展相关志愿服务工作。

一、在志愿服务中弘扬民族文化,实现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文博志愿服务的工作目标与思路

文博场馆是民族文明的缩影,它提供给人的不仅仅是一种物化的汇集与并置,同时也是一种精神性的集聚。不同的收藏理念和展品来源赋予了博物馆不同的风貌,无形中折射出一个国家、一个地域、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厚度。随着社会公众文明素养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走入文博场馆参观学习,而场馆的服务和讲解力量严重不足,存在较高的社会需求缺口。 2004年,西安工程大学于临潼建立新校区,附近有丰富的文博场馆资源,如兵马俑、半坡博物馆等文博场馆。基于区位优势,我校拓展志愿服务领域,与各文博场馆共建爱国主义教育暨志愿服务基地,搭建了志愿服务平台。

我校文博志愿服务平台的搭建和完善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让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志愿者在服务中加深了自己的文化积淀,更好地实现了文化的传播、弘扬与继承,为志愿服务拓展了新的渠道,实现了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工作目标;同时我校开展的博物馆风采图片展、文博知识讲座等活动在不同程度上提升了我校师生的自身文化修养和校园文化品位;在临潼各中小学开展的文博知识宣教等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文博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

二、构建机制 搭建平台——文博志愿服务的实践方法与过程

我校以“构建机制,搭建平台”为指导思想,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为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团队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结合个人实际,构建完善的志愿者成长体系,使志愿工作与志愿者个人都能持续、健康、全面发展。

(一) 以创新的思路和理念 搭建志愿服务平台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具有一致性。用创新的思路和理念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当代志愿精神相结合,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在此理念的指引下,我校结合地域特色先后建立两个爱国教育暨志愿服务基地和一个志愿服务对象,组建了陕西省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工程大学志愿服务队、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西安工程大学志愿服务队、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工程大学义务讲解队等三支志愿服务队,为我校广大学子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志愿服务平台。

(二)以规范的招募和管理构建志愿服务团队

我校文博志愿服务队制定规范的招募考核制度,使志愿者队伍建设走上规范化的道路。我校志愿者的招募工作需经过学校初选、服务基地考核和志愿者签约三个步骤,即先由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对意向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自身素养和志愿服务态度等方面的考察,确定初步入围名单;其次经过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基地专业讲解的初步培训后,由文博场馆的宣教部进行专业考核,筛选并确定最终的志愿者;最后与最终志愿者签约,达成合作。通过条理化的选拔,促进了志愿者的成长,保证了志愿服务工作的稳定持续开展。

(三)以系统的培训和实践 确保志愿服务质量

签约后志愿者将会接受系统的志愿培训,其中包括专业讲解指导、实地讲解、学习交流和比赛提高四个步骤。第一步专业讲解指导,由博物馆专业讲解员对志愿者进行有教程的课堂培训和细节指导;第二步实地讲解,由博物馆宣教部的讲解员带领志愿者进行实地模拟讲解;第三步交流学习,由宣教部组织联系其他文博场馆志愿者开展学习和交流,促进志愿服务工作的细化和完善;第四步比赛提高,由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基地博物馆共同举办讲解比赛,提高了志愿者的讲解水平。通过以上四步系统的培训,确保志愿者给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志愿服务。

(四)以完善的体系和制度 促使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不断地探索,我校在文博场馆志愿服务的策划实施方面,积累形成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以《西安工程大学文博志愿者招募实施方案》、《西安工程大学文博志愿者管理办法》等较为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同时,我们从三个方面加强志愿的思想教育。第一,明确自我认知,引导志愿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使他们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工作。第二,明确服务理念,使志愿者领悟志愿服务的内涵,拉近与志愿服务的距离,提供更加自信、亲切的志愿服务。第三,加强协调能力,引导志愿者把握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服务时间和项目,促进其长期稳定的从事志愿服务。通过制度管理和思想建设的双重保障,我校文博场馆志愿服务得以不断延伸,形成一套可复制性的文博场馆志愿服务工作体系,确保我校志愿服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促进传统文化传播 提升志愿者素质——文博志愿服务显成效

(一)提升了传统文化的公众认同,促进了文博场馆的自身建设

自2005年于文博场馆开展志愿服务以来,累计服务社会游客达100万余人次,组织校园学生到文博场馆参观学习8万余人次,组织专家到校园开办专场讲座60余场,开展校园传统文化图片展等活动20余次,活动多次受到新华网、国家文物局等网站和陕西日报、西安晚报等媒体的报道。文博志愿服务工作取得良好的社会教育效果和反响,在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公众认同的同时,也扩大了文博场馆的社会影响力,提升了场馆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二)促进了志愿者的自我完善,提升了志愿者的综合素质

文博志愿服务开展七年间,累计培训并参与服务的文博场馆志愿者达3000余名。许多志愿者经过专门培训和考核上岗,在岗的志愿者不仅获得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也提高了自身的语言表达和组织协调能力,而且通过志愿者服务吸引越来越多的同学融入文博、扎根文博,通过文博服务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志愿服务队成立至今,多人次受到各级表彰与嘉奖,其中300余名志愿者获得“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王凯同学获得2012年“陕西省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荣誉称号,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我校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工作目标和发展理念。目前,我校志愿者正逐步提高双语讲解能力,将先进民族文化和优质的服务传递给外来游客。

(三)丰富了志愿服务类型,促进了志愿精神的弘扬

文博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不仅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品位,也极大的加强了我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建设,推动了志愿服务精神的传递,促进了社会道德风尚的传承。学校多次获得志愿服务先进单位,其中半坡博物馆义务讲解队荣获中国博物馆协会授予的“牵手历史——中国第二届博物馆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2012年我校申报的“以文博场馆为载体,打造志愿服务新平台”荣获第九届中国青年志愿者项目奖这一青年志愿服务领域至高奖项,这也是我校继2008年“你好,奥运”、2010年陕西省大学生环保创意大赛之后第三次获此殊荣。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校将继续坚定中国传统文化与志愿服务精神相融合的工作理念,拓宽志愿服务范围,提高志愿服务水平,努力打造一个更高层次的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发扬志愿服务精神的学生实践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