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8年的暑假,对于西工程大的很多教职员工来说,是不平凡的40天。假期打卡40天,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西工程大人的工作常态。“追赶超越”“争创一流”,是目标和方向,也是能量和动力;办学106年、独立建校40周年的接力出发,是庆祝和汇聚,也是传承和复兴。好风凭借力,追赶正当时,滚滚热浪,无法抵挡“追赶超越”的步伐,暑期无休,彰显“争创一流”的决心。在火热的暑假里,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自觉肩负起西工程大人的历史使命,靠着同心同德、心系发展、攻坚克难的坚定决心,靠着吃苦耐劳、主动承担、协同推进的扎实行动,使得学校的各项工作有坚守、有创新、有推进、有成效。学校新闻网将推出系列报道,展示各单位暑期工作的状态和成效,以此继续凝聚全校上下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建设发展的步伐,为独立建校40周年校庆献礼。
不放松思考不停顿工作——人文学院暑期工作展示
暑期是学校的长假,也是师生们难得的休闲时间,学校虽然没有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往来,但很多教职工依然在以不同的的方式努力着、奋斗着,有的爬电脑、有的钻书堆、有的泡实验室,有的天南地北调查实践……人文学院就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利用暑假,完成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惜的成绩。
——联系校友,走访毕业生
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徐利兰,暑期走访上海校友王海文、邹志文、祝华武、谭家才、张宁等人,就毕业生实习和就业事宜进行了深入交谈,各位校友对接收、介绍毕业生实习、推荐工作有积极意愿和良好建议。谭家才、祝华武等同学表示在校庆期间争取回母校参加校庆活动。
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郭欣欣、文学艺术系主任胡根红赴鄂尔多斯、榆林、延安进行毕业生回访和企业调研工作。分别与鄂尔多斯东胜区国立职业培训学校和内蒙古真格在线人力资源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与鄂尔多斯集团人力资源经理达成共识,接受我校学生到鄂尔多斯集团实习,后期可协商建立实习基地。邀请到汉语言文学专业2011届毕业生、鄂尔多斯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罗一鸣十月中旬回母校为在校生做职业技能相关知识讲座,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教学科研工作不放松
人文学院院长胡伟华利用暑假赴四川参加外研社杯竞赛评审,进行国家社科基金的开题工作,积极动员组织教师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并组织专家对初报项目进行指导,学院王衡、惠亚玲、李秉栋、任刚、李科平、孙迪等6位教师申报了教育部项目。
暑假期间,副院长秦伟组织教师对所有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再次的修改和校对,完成了非常重要而繁琐的任务。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途径锻炼学生
2017级辅导员刘杨扬带领21名人文学子,在临潼司法局指导下,完成了“法律进社区”普法宣传、咨询活动,走进临潼华清社区,骊山新家园社区,历时一周,锻炼了学生,服务了群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017级新闻与传播研究生利用假期在暨南大学、重庆大学等知名高校的暑期学校进修学习;在导师的带领下,进入西安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华商报社等单位实习,学习专业知识,熟悉社会,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拓展视野、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