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学习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伟大精神,通过疫情防控实践认知青年职责,大力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引领凝聚广大青年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我校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团主动担当作为,组织开展“共抗疫情·爱国力行”系列线上主题宣讲活动。
4月26日晚20点,由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团三位成员带来的第一场线上主题宣讲活动在腾讯会议直播平台顺利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郭松博士、宣讲团指导教师段伟博士、学工办主任孙建荣以及学院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2019级思政专业研究生张琳雅以《“90”后的初心意味着什么?》为题,以杜氏四兄妹,两位白衣执甲,两位戎装枕戈的故事,向大家诠释“90后”的初心意味着肩扛重任;以抗疫一线的一封珍贵的家书为例,向大家诠释“90后”的初心意味着心有家国情怀;以大学生郭跃硬核抗疫的故事,向大家诠释“90后”的初心意味着心中有大德。这些生动感人的事例,充分展现了“青春之美,正是奋斗之美;青年之快乐,正是奉献之快乐”。
2019级思政专业研究生孔丹华以《战“疫”90后的崛起》为题,和大家分享了她在此次疫情中关于“90后”的一些感想。在此次支援湖北的4.2万名医护人员中,“90后”占了近三分之一,他们以实际行动交出令人满意的答案,成为中国精神的青春代言人。她以彭州市丽春镇卫生院护士长苟瑶、武汉市协和江北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夏思思等人在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向我们表达了“90后”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在人民需要时舍生忘死,在社会期盼时扛起责任,使我们深刻的领悟了青春的价值在于奉献与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最后,2019级思政专业研究生高睿以《疫情下的反思,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榜样?》为题,以艺人黄智博在疫情期间虚假出售口罩骗取非法钱财的案例,反映出当前社会暴露的一些问题,如青年法律意识淡薄、道德意识缺失、存在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等问题。同时她又举出84岁的钟南山院士奋战抗“疫”第一线,武汉主动请缨的汶川护士等感人事例向我们表达了那些勇敢无私的奉献者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使同学们明白要从身边的好人汲取高尚的品格,坚守道德底线,做堂堂正正,有大是大非的青年一代。
此次学生宣讲活动结合生动感人的战“疫”故事,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青年的担当与作为,有利于鼓励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引导青年树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顽强精神。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团线上主题宣讲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学院落实“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活动的重要举措,也是我院广大青年学习《习近平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的进一步深化理解。(撰稿:孙建荣 审核:郭松)
西安工程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宣讲团简介:
西安工程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宣讲团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挥专业优势,组建成立的以研究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青年马克思主义宣讲团”,旨在及时深入宣传党和国家重要会议及政策精神,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阵地的指导地位。
宣讲团采取多种形式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宣讲内容,阐释、推介给广大师生、基层机关、企事业单位,有效地引导大家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问题,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从而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