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我校教师应邀参加首届“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变迁与 国家治理”学术研讨会

信息来源:【科技处 】 发布者:【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9-11-19 17:24:22 浏览:
 

2019年11月16—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首届“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变迁与国家治理”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紧密围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探析中国历史上社会变迁与国家治理之间的辩证关系,主题明确,内容充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学术前瞻性。

本次会议设“社会变迁与古代国家治理研究”“社会变迁与古代地方治理研究”“社会变迁与古代国家治理思想演变研究”“社会变迁与古代边疆治理、民族关系研究”等专题,来自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20多个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聂迅博士应邀参加此次学术会议。

聂迅长期从事历史时期中国国家治理的相关研究,在大会上汇报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天地君亲师”到“天地国亲师”:论国家治理视域下清以来滇东南边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文章认为,国家治理体系具有一脉相承的特点,当今中国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从词源学上来说,“治”更多地表达为治理混乱的局面,使国家安定太平;凡国家、社会、地区有乱、有患、有害则治之,带有惩罚、惩办之义。“理”,初意为玉有纹路,琢玉者循其纹理而治之成精玉,其后多表达为顺从事物内在道里、法则做事,顺势而为。任何一个时代的国家都有国家治理的制度、方略和措施,它们构成不同时期国家、朝代的国家治理体系,对国家制度和法规等实施贯彻力,反映的是国家治理能力。文章以滇东南边疆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分析清代、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在行政区划建立、军事防御体系构建和基层社会组织治理进程,得出这些要素与现代国家建构和历史疆域向主权完整的国家领土转变之间的因果关系。该文观点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肯定与好评。

此次会议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高度重视,并在中国社会科学网历史学频道刊发。这是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紧扣时代主题产出的成果,会议为进一步扩大成果影响力打下了基础。(撰稿:王卫 审稿:王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