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要新闻 > 正文

牢记新使命 筑梦新时代——在西安工程大学2019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信息来源:【党政办 】 发布者:【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9-07-03 16:24:21 浏览:
 

牢记新使命筑梦新时代

——在西安工程大学2019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201973日)

亲爱的同学们、各位老师、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隆重举行西安工程大学2019届毕业生毕业典礼暨授位仪式,共同见证5631名毕业同学(研究生641人,本(专)科生4990人)的欣喜与荣耀。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和全体师生,向圆满完成学业、开启人生新篇章的毕业生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哺育你们成长成才的师长、亲人和朋友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

此情此景,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热播电影《老师•好》中的那句台词:不是我在最好的时光里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给了我最好的时光。谢谢你们,把最好的年华留在了西安工程大学,谢谢大家!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喜悦与憧憬交汇,惆怅与不舍交织。西安工程大学是你们从青涩走向成熟的第一个人生驿站,是你们勤奋钻研奠定事业发展基础的第一处港湾。你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在西安工程大学经历了三年、四年,甚至七年。最近,我常常能在校园中、微信平台上看到同学们以举办毕业晚会、拍毕业照、记录学校景点的方式来留下美好的记忆,我多次悄悄观赏这一靓丽的风景线,倍感欣慰。我想,同学们的求学读书时光定格在了这一瞬间,摄入相机的绝不仅仅是影像,而是大家的一段经历、一段回忆,更是浓浓的母校情、“西纺”范儿。这熟悉的场景也不禁让我想起自己在30多年前毕业时的时光,我和你们一样,在欣喜、不舍的同时,也在回想:这几年,我们在这里,经历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基于这样的收获,我们未来又会得到什么?

我们深知,同学们的成长成才,是国家所需、社会所盼、家人所期、个人所愿。我们承载着无比厚重的责任和使命,学校必须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作为根本。这些年,为了让同学们拥有更好的学习环境、更优的学习资源、更好的学习体验,我们无时不在努力,无处不在改变。幸运的是,我们大家经历了学校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共同见证了一个个令人鼓舞的时刻:我们大力加强学科建设,优化学科结构,着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我们大力加强本科专业和学位授权点建设,实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零的突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我们稳步进行两校区学院、学科专业布局调整,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挂牌成立研究生院;我们全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我们一同见证校园设施和环境大幅改善,“网红食堂”深受师生赞誉,翻修的图书馆和金花校区操场焕然一新,校园一派生机勃勃、绿意盎然……这一项项工作中凝聚着全校师生、广大校友的辛勤劳动和艰苦付出,更有在座各位同学的一份支持、理解、包容和努力。

这些年,同学们坚守追梦初心,执着理想信念,以主人翁的精神在各个层面以不同形式参与学校的改革建设与发展,为学校争光添彩。你们刻苦学习,很多同学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一批优秀学子即将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继续深造;你们锐意创新,在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大赛中摘金夺银;你们勇担社会责任,走出校门,在广阔的舞台上展现风采;你们在学校运动会的赛场上顽强拼搏,展现体育精神,收获友谊与团结;你们在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上激情四射,青春飞扬;你们在教学楼、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必将成为师生共同珍爱的美好回忆,也在你们身上永久打上了工程大人的烙印。你们所展现的勇气和自信、执着和奋进,不仅继承了一代代工程大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气质,更体现出了新时代工程大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宝贵品格,我为你们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有人说“教育就是用一个人的灵魂去影响另一个人的灵魂”。我们也常常在思考,学校的每位教育工作者如何去更好地影响我们的每一位同学。大家作为“千禧一代”的成员,思维活跃、个性鲜明,而我们的教育可能还没有完全做到因材施教,课程资源还不够丰富、完善,领导力、合作力、创新力的教育可能不够到位,让大家可能对我们的校园生活多了一丝遗憾。可能有同学会感叹有的课堂活动不够生动,抱怨教学、实验、宿舍及体育设施等方方面面的条件还不够完善等,我们为大家的包容感到欣慰,也为没能让大家满意感到愧疚。前几天,我参加了毕业生代表座谈会,同学们畅所欲言,各自表达了对学校的美好祝愿和对学校发展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有些是让我感到压力、流汗的地方,是需要努力的地方,同学们对学校所有的意见都是对学校的热爱和对学校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这些意见和建议,永远是鞭策我们追求卓越的不竭动力!

同学们,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风华正茂的你们在这样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年份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你们当中有人选择继续驰骋学术研究之路,有人选择在工作一线建功立业,有人选择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奉献青春。我相信,这些选择都是同学们经过深思熟虑后选定的人生道路,也必将结出累累硕果。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技术革新迭代的风云变幻,青年面临的竞争已由一维向多维跨界,更有愈演愈烈之势。每当城市华灯初上,在璀璨夜色的背后,有无数青年人在熬夜加班,为国家发展和个人幸福拼搏和奔波。据调查显示,当前青年人睡觉的时间越来越晚、越来越少,发际线却越来越高,这或许就是大家未来的真实状态。每当我和同学们交流,大家问的最多的,也是如何面对未来的竞争,如何有更广阔的的空间,这些都给你们带来了些许焦虑和迷茫,有时甚至会让你们不敢面对社会、面对挑战。这些天,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身处新时代的你们,如何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这离别之际,借此机会,我想把自己对“高贵、谦逊与智慧”的体会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刚才教师代表郭老师和校友代表范老师的发言也为大家分享了他们的人生感悟和积极思考,都很有价值和意义,我很赞同他们的观点,也希望同学们细细品味。

我所说的高贵,不是贵重优越,与金钱、地位、权力无关,而是从内心深处散发出来的高水平修养与高贵气质,是学贯中西、不断超越自我的眼界与格局,是心怀苍生、悲悯天下的理想和抱负。高贵不是高傲,恰恰相反,一个人的心灵越是高贵,就越是懂得谦逊,越是懂得俯身做事。我所说的谦逊,也不只是态度的谦虚恭谨,而是正确认识自我,不盲目自大,不妄自菲薄,而是实事求是,坚持知行合一的实干精神,做一名踏实认真、品格高尚的谦谦君子。我所说的智慧,也不只是指聪明见识,而是在遵从自然和社会法则的前提下,心存敬畏,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辨析判断、发明创新、服务社会的能力与素养,进而形成属于自己的工作生活理念、思想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做到理智、明慧、豁达,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

建校100多年来,无数的“西纺”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国知识分子之高贵、谦逊与智慧。西安工程大学的前辈先贤们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肩负国家兴亡、怀抱民族复兴的理想,以实业救国为己任,在枪林弹雨中创办西北联大纺织系。由此,一代代西工程大人不坠其志、不懈努力,始终胸怀祖国和人民,他们独享孤灯苦雨,献身科学事业,翻越一座又一座科学高峰;他们心系百姓,深入西部、深入农村,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他们两袖清风,求真求善,把勤奋工作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就像我校名誉校长、著名纺织材料专家姚穆院士,虽已90岁高龄依然奋斗在祖国纺织行业的第一线,他用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他们的一言一行凝结着学校“实业报国,负重奋进”的办学传统,更体现着“高贵、谦逊与智慧”的家国情怀。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时代不同,贡献的方式、内容和结果各不相同,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价值追求恒久长存。面对变革的时代,你们既要以不变的初心应对人生路上变幻莫测的挑战,又要做到“日日新,又日新”积极求变,掌握新知识、锻造新技能、增长新本领、干出新业绩。

希望你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坚持责任担当,锤炼高贵的品德。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青年学生,鼓励广大青年“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希望你们明大德,忠于祖国、矢志奋斗,将个人事业融入到祖国建设大业当中,始终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蓬勃的青春力量。青春不只是你们眼中的“纸短情长”,更是你们肩负的责任担当。步入复杂的社会后,你们会见识更多的人情世故,也会看到生活的“一地鸡毛”,无论你们从事什么工作,希望你们守公德,始终坚持以普通人视角,尝试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努力理解那些无权者和无钱者,努力理解那些老弱病残人群,时刻保持换位思考,坚守良知与操守,把年轻张扬的个性转变为人格的独立与健全。也许你们会发现,伴随着时间的积累和岗位的变迁,你们所面临的诱惑、困惑也会越来越多。希望你们严私德,在诱惑和困惑面前坚守底线,在安贫乐道与声色犬马混杂并存的世界中,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希望你们在奋斗的征途上正确认识自我,永葆谦逊的姿态。此刻,或许你们已经开始憧憬,如何在新的学习环境和工作岗位上一展才华。我很欣慰大家有凌云之志。但是,我也要提醒大家:波涛大海源自涓涓溪流,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我始终认为,只有正确地认识自我,才能明白在浩瀚之时空、无涯之学海面前,个人的知识和力量是何其有限;才能懂得唯有谦虚谨慎,方可不断优于过去的自我。古人所讲的智、仁、勇“三达德”,要靠知行合一才能实现。同学们走向社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以致用,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毕业后,你们到了新的学习环境或者工作岗位,希望你们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把它当作自己热爱的事业,把小事当做大事干,脚踏实地,正确看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客观评价自己的功劳与付出,理性看待得与失、功与过,学会接受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把艰难困苦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幸福和成功就会与大家不期而遇。一定牢记人人都是普通之人,但人人都可做非凡之事。多年来,从我们工程大校园走出去的许多杰出校友企业家、各类专家,绝大部分人都是从平凡的工作岗位起步,一步一个脚印,用他们的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在创新创业的探索和实践中成就了自己的梦想,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天地。

希望你们在拼搏的道路上不断完善自我,拥有智慧的人生。精神的富足,需要智慧的支撑。只有足够的智慧,才能让人真正做到宁静致远、务实敬业。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希望你们知道,在知识更新日趋加速的今天,毕业仅仅是学习的阶段性总结,要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然而,教育的目标也不仅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应该是智慧的养成。“真正的教育就是智慧的训练”。习得知识,仅仅迈出了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转识成智。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说,“教育从整体上说不过是使学生做好准备,去迎接生活中的各种直接经历,用有关的思想和恰当的行动去应对每时每刻出现的情况。”今天,同学们在完成了学业的同时,又踏上了“转识成智”的新征程。职业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岗位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耍小聪明的圆滑世故,精致利己的明哲保身,都不是智慧,也没有丝毫的正能量。弱者等待机会,强者把握机会,智者创造机会,那些低调的智者,深谋远虑、潜心做事,准备了足够的“养分”时刻应对外部环境的打压“断供”,这才是深厚的“内功”,是真正的大智慧!我希望大家无论将来选择哪个行业,从事何种工作,都能够时刻深入自己的内心,倾听良知发出的声音,永远心存对真理的敬畏,尊重自然和社会法则,保持科学、理性的人生态度,拒绝弄虚作假、趋炎附势;心存对人民的敬畏,日日与人为善、尊重他人,做一个有正能量、有爱心、有温度的人;心存对党纪国法、职业操守的敬畏,坚持辩证、系统地看待事物、分析问题,不为表象所迷惑,不做人云亦云的墙头草,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同学们,尺璧寸阴,岁不与我。新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求知识和优秀人才。在这个宏大的历史舞台上,你们生逢其时,承载着伟大而神圣的时代使命,期待大家奋发有为。今日一别,你们将各赴前程,但我们会因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工程大人,而终身相互联系、相互牵挂。同学们手上的“一卡通”留给大家,是大家开启校门的钥匙,学校大门将永远为大家打开。无论何时,当你想回母校看一看、坐一坐,母校都会张开双臂,用温暖的怀抱,迎接你的归来。在她的眼里,每一个得意的、失意的、快乐的、悲伤的、蓬勃的、沧桑的、闪光的、平凡的你,都是她值得骄傲的孩子;无论你们走多远,母校永远是你们温暖的家,工程大永远是大家坚强的后盾!

值此同学们踏上新的人生旅程之际,由衷地希望你们以高贵的人品扬起理想的风帆,以谦逊的力量点亮奋斗的人生,用智慧的青春擎起时代的梦想!

祝福同学们鸿鹄高飞,鹏程万里!

谢谢大家!